重磅 | 2022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发布
2023-01-16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11月1日,克而瑞物管和中物研协隆重发布2022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成果,同期揭晓2022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0强、2022中国国有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强以及各细分业态、特色领先物业服务企业及标杆项目。

    转发本文截图至后台即可获取完整报告

    三、非住占比维持高位,业态布局更趋多元

    聚焦非住宅业态,实现多业态渗透。非住宅物业在管面积的增速和净增量均超过住宅物业。2021年,500强企业非住宅物业在管面积达67.20亿平方米,净增加8.25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13.99%,净增量和增速均高于住宅物业(6.89亿平方米,7.91%)。同时,非住宅物业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1.68%。

    盈利结构持续优化,多种经营服务毛利占比持续提升。2021年,500强企业多种经营服务毛利同比增长40.31%,显著高于基础物业管理服务(15.45%)。同时,2021年多种经营服务毛利占比较上年增加4.67个百分点至42.11%,占比持续提升。其中,社区增值服务毛利占比较上年增加10.68个百分点至22.34%,增长显著。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则受地产下行等因素影响,占比则较上年减少3.41个百分点至14.24%。

    2021年500强企业人员成本占比仍超半数,较上年减少0.19个百分点至51.74%。同时,2021年500强企业外包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达17.77%。广义上的员工成本仍约是成本的七成。

    非核心业务适度的外包,一方面可以优化内部人员结构,将人员更聚焦于服务本身,以提升服务品质,另一方面更利于精细化管控,提升企业成本管控能力。2021年,500强企业外包投入人数119.31万人,占一线员工总人数的32.52%。

    二、高素质专业人才逐步增加,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

    2021年500强企业从业人员中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三者分别占比8.09%、0.30%和0.01%,总和仍不足一成,但较上年增加0.15个百分点。高中以下人数最多,占比达到55.21%,较上年减少0.12个百分点;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社会价值和地位的提升,行业将有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的入驻。

    服务质量分析:

    行业价值进一步显现,

    服务品质持续提升

    一、疫情成物业服务品质放大器,企业多举措提升服务品质

    面对多点散发的疫情,防控形势复杂多变,时刻考验着物业服务企业。作为最贴合民生的物业服务企业,自疫情初期便奋战在防疫一线,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。物企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积极表现,使得其成为守护社区和辅助相关职能开展防疫工作的中坚力量,改变了公众对其的固有认知,提高了行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,物企在社区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。疫情也成为物业服务品质的放大器,高品质的物业服务成为业主关心的重点。推进标准化建设和采用智慧科技是保障和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方式。

    二、优质服务是赢得市场的关键,满意度收缴率保持高位

    500强企业重视业主需求,持续通过委托第三方或自行开展全方面的业主调查,2021年,业主整体满意度均值达92.16,业主满意持续保持高位。收缴率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。2021年,500强企业物业费平均收缴率为94.54%,较上年增加0.13个百分点。

    从项目业态上看,非住宅物业的物业费水平高于住宅物业。2021年500强企业住宅物业费水平为2.25元/(平方米·月),非住宅物业业态的物业费水平5.19元/(平方米·月),分别较上年增加0.001个百分点和0.08个百分点。分城市等级来看,2021年,500强企业在一线城市的平均物业费水平为5.28元/(平方米·月),明显高于二线城市平均物业费水平3.36元/(平方米·月)以及三四线城市平均物业费水平2.68元/(平方米·月)。

    物业费提价难一直是行业的痛点。价格机制、服务质量是影响物业费水平核心要素。为建立良性的市场环境,构建“质价相符”的市场环境尤为重要。对政府来说,需要加强监管,建立健全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,引导和培育市场参与主体加强法律和市场意识,加强舆论和法治监管力度;对物企来说,提升服务品质,赢得业主的信任和支持尤为重要。

    注:截至2022年9月30日

    告别高增长:

    规模、业绩增速放缓,

    净利润首次出现同比下滑

    2021年物业管理行业经历发展大变局,物企处境艰难。2022年以来,低迷的市场情绪持续,企业更为谨慎。从2022年业绩发布会来看,部分物企下调2022年业绩指引,预期增速放缓。且这一发展状况在2022年中期业绩开始显现。2022年上市物企中期规模扩张放缓,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减慢,净利率和毛利率下滑,行业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凸显。

    规模扩张放缓。2022年上半年,52家上市物企在管面积60.0亿平方米,均值由2019年的4936.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1.15亿平方米,而2022年上半年的增速也由此前的40%以上回调至31.10%。究其原因,除了受规模高基数影响外,主要是由于:一是受地产下行的影响,房企交付周期变长,增量增加放缓;二是,疫情导致企业市拓减少、项目进场放缓;三是,收并购事项降温,截至2022年9月底,年内上市物企收并购所涉及到的管理规模的仅约2.19亿平方米,显著低于去年同期(约7.37亿平方米)。

    疫情导致企业成本支出上涨,应收账款风险暴露以及坏账计提等对物企利润水平产生影响,物企成本上涨,利润下降,上市物企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。2022年58家上市物企净利润均值2.14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6.86%。毛利均值为4.92亿元,较上年增加 15.75%。上市物企净利润首次出现普遍下跌,净利润与毛利增速与此前超过40%的增速相比,下降明显。此外,2022年上半年,上市物企净利率和毛利率分别为10.41%和23.92%,均较往年下滑。

    国企韧性:

    国企民企力量逆转,

    央国企价值凸显

    2021年下半年以来,受房地产政策调控及房企债务违约事件等影响,市场对物业管理行业的预期仍较低,物业的走势和估值变化的逻辑也发生较大的转变。央国企因风险低,经营稳健,逆势获得发展契机。当前,央国企在并购市场、资本市场和业绩表现上均表现出较强的韧性,价值凸显。

    资本市场降温,央国企韧性凸显。2022年以来,资本市场降温,而积极登陆资本市场的物企近七成企业具有国资背景。国央企韧性凸显,板块波动相比民企较小。股价走势来看,相较民营物企,国有物企表现出较强的韧性,股价的波动范围较小,相对稳健,长期来说表现更好。

    资本市场出现分化,国央企估值溢价开始显现。上市物企的市盈率也出现明显回落。截至2022年9月30日,上市物企市盈率均值已跌至10倍以下,市盈率仍高于20倍的物企10家物企中,有6家为央国企物管公司,其中,特发服务和华润万象生活在资本市场低迷的境况下,市盈率仍超过30倍;市盈率低于5倍的有19家,且均为民营物管公司。

    从收入看,央国企龙头的收入增速更具确定性。2022 年上半年,58家上市物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9.66%,其中央国企增长 35.34%,民企增长27.94%。相较2021年全年营收增速来看,央国企增速较其2021年全年增速增长2.12个百分点,而58家上市物企及民企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较其2021年全年增速减少14.60个百分点和20.07个百分点,增速下调明显。

    央国企毛利的增速有一定下降但仍超过30%,明显高于民企和上市物企整体毛利增速。具体来看,2022 年上半年,58家上市物企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15.75%,其中央国企增长 33.76%,民企增长11.67%。

    回归服务:

    追求有质量的增长,

    回归行业正常发展逻辑

    追求有效规模,追求有质量的增长。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逻辑也由追求大规模回归至有质量的增长,由规模增长的“快”向业务发展的“好”的方向发展。

    完善“服务产品”,探索多元品牌组合。物业管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打造服务产品,探索多元服务品牌组合是提高物企竞争力的重要方式。2021年物企持续完善不同服务场景下的服务产品的构建,推进住宅服务产品迭代,探索非住业务产品的多元组合。如,保利物业从客户需求出发,提炼产品体系适配客户差异化的需要,推出住宅物业服务差异化产品品牌服务,通过过程管控和核心关键点管控来进行品质监管;并在非住宅物业服务领域推出“公建服务3C 国资商办4T 城镇全域化服务5G”产品打造精微服务,不断探索新模式,促进国资企业、公建服务、城镇治理、社区生活高质量发展。

    转发本文截图至后台即可获取完整报告

    - The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