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形式主义何时休?
2022-12-08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近日,湖南永顺县乡村语文教师李田田在自媒体上推送文章《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》,质疑学校频繁迎检、教师忙于“扶贫”、耽误课程等形式主义现象。

    因为文章引发了相当关注,当地教体局深夜约见,让李老师备受压力;而目前,在媒体深度跟进、州委领导亲自介入后,李田田的实话受到了印证,“惊吓”也得以解除。

    虽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,但它所反映出的基层现实倒也格外“真实”。

    贫困户核实确认贫困信息

    形式

    形式主义,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:

    一是重点工作的容错空间小,基层必须采取措施“避责”,把工作做扎实更是最好的“避责”。但在实践中,怎么样才算是“工作扎实”,就很难讲了。

    有些地方工作确实很扎实,但不一定对得上上级的指标体系;更要命的是,“意外”又总是难免。

    “避责”的关键慢慢就变成了,一旦有“意外”事故,或上级“意外”发现纰漏后,马上采取措施合理解释——最好的办法是,什么事都“留痕”,让上级有据可查。

    李田田老师反映形式主义问题后,有关领导拿一个县里出示的解释文本让其签字,就是出于“避责”和“自保”的考虑,万不得已的时候对上级和公众有个交代:你看看,连李老师都承认了,她说的有点片面。

    二是重点工作的“重要性”,上级往往只能通过提高要求和领导重视来体现。

    平心而论,在一般贫困地区,在如此之大的扶贫资源投入下,按期脱贫怕是问题不大。然而,要把脱贫的成绩真正体现出来,怎么弄呢?只能用标准数字、文字、图片、实地“盆景”来展示。

    基层不断做形式主义工作,一方面是要把实事呈现出来,另一方面,至少表明一种态度。否则,“连形式都不做,怎么能说是重视”?

    长此以往,上级和基层就陷入了一个极其吊诡的境地:领导越是重视,越是下基层调研、检查,基层就得做越多的形式主义工作来回应上级。

    李田田最新微信朋友圈截图

    内容有删节 本文作者:吕德文(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)

    (来源:侠客岛微信公号)

    全国服务热线
    400-848-3882
    企业公众号 手机端二维码 企业小程序码